近年来,回龙寺镇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与农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图景。
湖南井田农业有限公司助力乡村振兴,在杨桥村打造了高标准石蛙养殖基地,目前已形成“蛙池生态循环+全链条产业运营”的发展模式,基地已建成种蛙池16间、蝌蚪池20间、孵化池20间,累计带动本地及周边村民就业50余人。
湖南井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代明:我是2023年返乡创业,企业主要从事石蛙和黄粉虫养殖,总规划占地面积300亩,一期工程用地面积56亩,每年可以为当地村民创收200万元以上。
而在杨桥村瀚瑞科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岗位员工正专注有序作业。作为本土深耕电子线材领域的企业,公司始终将自身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自2018年成立以来,公司年收益稳定在1000万左右,已为当地创造400余个就业岗位,还设立了残疾人专属就业岗位,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构建起“就业帮扶+产业带动”的乡村振兴实践模式。
来到俄口村千亩烟稻轮作示范基地,成片的烟叶郁郁葱葱,宽大厚实的叶子随风荡起层层绿浪,农户们在烟田穿梭劳作,对烟叶进行除虫、施肥等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俄口村与风神洞村通过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构建起“一季烟叶保增收、一季水稻稳粮仓”的高效农业模式。
风神洞村烟稻轮作种植大户 周代凤:我承包了200余亩土地用于烟稻轮作,一年两收,农忙时请了30余人帮我做事,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同时,该镇风神洞村还以美丽庭院、文明墙绘扮靓村容,活化利用名胜古迹打造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通过“烟稻轮作强农业、科技创新强产业、文旅融合美乡村”的多轨发展,回龙寺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新宁新闻网
作者:徐艳铭 郑秉武
编辑:张宇昕
本文为新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langshan.gov.cn/content/646940/60/1507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