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槐米飘香。近日,新宁县一渡水镇潘家村种植的1500余亩金槐进入丰收季,村民们穿梭在槐树林里,采摘成熟的槐米,呈现出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7月25日,村民们在晨光的照耀下开始了采摘工作,他们轻盈地在槐树下穿行,手脚敏捷地摘取着金黄的槐米。药用槐米采摘讲究时机,要在一束槐米花蕾开了五分之一时进行,以确保药用价值最高。随着收获的增加,竹篓渐渐沉甸,村民们用扁担挑起满载的槐米,沿着山间小道稳健前行,担子的吱呀声与槐米的沙沙作响,共同编织出一曲丰收的赞歌。
村民 唐小兵:我现在在家种了10亩槐米,一年槐米收入有5万左右,今年我计划扩种到16亩左右。以前在外面做工收入不稳定,但是现在在家种植槐米既学到了种植技术,也能更好照顾我家人了。
金槐是槐树的一种,因花和籽呈金色而得名。金槐树的花蕾经杀青晾晒干或烘干后,呈米粒状,俗称“槐米”。有凉血、止血、降压减脂等功效。潘家村每年收购、出售槐米50吨以上,购销额300万元左右,产销两旺,还带动全村10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是新宁县名副其实的“槐米之村”。眼下正值槐米丰收季,各地收购商也纷纷慕名而来,正忙碌地将一袋袋槐米装车。
收购商 唐宜军:潘家村的槐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芦丁含量高。今年,我们计划收购20万斤以上的槐米,预计总价值可达500万元左右。
潘家村地处偏远,山多地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常年干旱缺水,村民增收困难。2014年以来,村里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村党支部引导农民流转土地,规模种植药材槐米,成立新宁县潘家村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吸纳村民入社,开始集体种植金槐。
潘家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唐仁华:我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槐米种植,每年组织3到5次槐米种植培训,包括了病虫害防治技术、槐米嫁接技术等,让村民能够科学种植槐米。今年全村槐米收入预计超过300万元,我村将继续引导和支持槐米产业的健康发展,今年冬季村集体经济预计扩种100余亩,全村计划扩种槐米500余亩。
潘家村的槐米产业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全县的农业发展树立了标杆。通过“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潘家村实现了产业发展的整村推进,有力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形成。据悉,潘家村槐米今年产量预计10万余斤,村集体经济预计突破20万元。
来源:新宁新闻网
作者:李建钢 黄渝液 徐艳铭
编辑:张宇昕
本文为新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langshan.gov.cn/content/646842/53/1419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