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新宁县信访局局长 黄继友
近年来,地处湘西南的新宁县坚持人民信访调解法治思维,探索“基层治理理信访、人民调解矛盾”的信访矛盾法治机制,形成了信访矛盾县、乡、村三级联动调解法治信访氛围,把基层矛盾纠纷导入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走入了法制化道路,铺就了基层治理法制化建设、法治化治理的“崀山大道”,大大提升了预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基层治理能力。
落实三个保障 健全组织架构
坚持顶层设计,全方位构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构框架。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访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信访、司法、法院等部门联动指导工作开展,各乡镇对应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优化制度保障,出台访调联动工作实施意见,建立联合会商、情况通报、研判预警、跟踪回访机制,明确联调范围、工作流程以及相关要求。固化经费保障,制定《新宁县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实施办法》等文件,每年财政预算近四百万元,加大矛盾调处和积案化解工作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各级工作积极性。
健全三个机制 织密工作网络
动员群众参与,竭力贯通县、乡、村三级干群血脉,畅通同频呼吸的思想脉络。建立三级调解机制,建立以县访调联动指挥办公室为龙头、乡镇调处中心为主干、村级访调工作室为基础的三级工作平台。全县共建立基层调解组织316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512名,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全覆盖、矛盾纠纷“全链条解决”。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坚持部门联动、关口前移、手段前置,狠抓初信初访事项调解,在县群众信访接待中心设立访调对接窗口,对初次来访,由信访与调解窗口接待人员第一时间共同梳理、共同甄别,实现信访与调解无障碍对接,联合接待、联合调处,初访矛盾就地解决,不形成新的积案。建好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选取信访信息员、在职法律工作者、平安志愿者组建调解志愿者队伍,提高矛盾纠纷信息排摸率和实时掌握度;积极开展基层自治,广泛发动“乡贤”“五老”力量人员参与矛盾纠纷的调解。
推进三项建设 夯实工作队伍
推动干部队伍法治化、流动化、职业化培养,多方位组建调解专业化队伍。分级建设“人才智库团”,分县、乡镇和部门、村(社区)三个层级,由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资深律师、法律工作者以及司法部门矛调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法律人才,由政治素质强、群众威信高、懂法律、通政策、身体好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农村社区“五老”人才,由部门中素质高、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中层以上干部组成部门联合人才队伍,为解决各种疑难信访及矛盾纠纷问题提供强力队伍保障。二是建立“流动调解庭”,及时就地调处全县各类重大矛盾纠纷,变坐等纠纷上门的“门诊制”为“出诊制”,抽调司法局、法院、检察院、卫健局、法律援助中心、乡镇法律服务所、乡镇司法所等矛盾调处经验丰富的36名工作人员组成首席调解团,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型、复杂程度组成调解庭赴现场实地调解,力争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组建“11家专调委”,组建旅游、工商、医患、民商事、交通事故、物业、土地流转、婚姻家庭、民间金融、环保、劳动争议等11个行业性、专业性信访事项调解化解委员会,把破解调解难题的突破口放在容易产生纠纷的热点行业上,有的放矢地解决专业疑难。
力推三步调解 切实解决信访问题
工作前置,把调解窗口前移,务实源头稳控、抓实过程管控、夯实结果程控。访前调解,源头减少信访发生量。注重发挥调解前置作用,对于医疗纠纷、交通事故、意外伤亡等适合调解的突发事件,在矛盾还未激化,没有进入信访渠道之前第一时间介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减少因意外事故引发的信访事项的发生。攻坚调解,解决突出难点问题。梳理进京赴省重复访及上级交办的案件,采取信访、调解、职能部门“三方会商会调”的方法,从历史与现实、全局与局部,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性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事后调解,减少信访积案存量。筛选经三级终结仍然缠访、闹访、非访等涉访违法行为人,在依法进行教育训诫、打击处理的基础上,通过仔细甄别,将存在法律盲点或政策缺失,以及属历史遗留性问题一时暂未能解决的,纳入访调联动攻坚范畴,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化解。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新宁县推行“四个三”工作机制以来,为信访矛盾调处铺就了人民调解的“高速路”,基层治理法治化、访调联动法制化道路变得更快捷、更平稳、更安全。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黄继友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新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langshan.gov.cn/content/2020/12/10/10567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