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抗疫战场上,新宁疾控“特种兵”在行动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戴亮明 编辑:redcloud 2020-03-06 18:44:37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戴亮明) 2020年新春佳节的钟声还没来得及敲响,却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新型冠状病毒感肺炎阻击战。有那么一支在疫情面前从不放假的队伍,取消了春节假期,全力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当中。疫情在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他们,就是疫情防控最前线的“特种兵”。

  大年三十开始,所有岗位高效运转,中心一把手靠前指挥,以“超常态”标准迅速成立9个工作组,各个分管领导任组长,全体干部职工24小时待命,流调、采样、消杀队员随时准备赶赴现场。他们的职责不是抢救患者,而是让更多的人避免感染。捕捉传染源、疫点消杀、排查密切接触者……这支“特种兵”队伍出发最早,冲锋最前,坚守最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传染病毒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战“疫”前线的“侦察兵”

  为严防死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就是为了及时得到有效控制,找到最早明确的诊断,以此为追踪方向,达到更好地预防控制。疾控人,也称作疫情最前线的“侦察兵”——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一线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标本核酸试剂检测呈阳性,患者成为确诊病例,同时他也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携带者、传播者。这时,“流调兵”出场了,他们的工作就是在最快的时间内查找传染源,切断传染病传播,保护易感人群。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的生死较量。在直接面对病人之前,他们个个都要进行严密的个人防护装备(几层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胶鞋,戴着口罩、面罩、护目镜,双层手套)。流调时间有可能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细查摸清病人就诊前每一个活动轨迹(发病前、后的接触史;去过的任何场所;使用过的任何交通工具;一同旅游的人群等),即使提供信息量大,或凌乱、或琐碎、或隐瞒,流调队员都要时时刻保持清醒的询问思路,理智的做出判断,克服各种当下的困难和不适。因为早一分钟找到,就早一分钟少些人感染,所以,所有细节一个都不能错过,一个也不能少,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战“疫”前线的“采样兵”

  在第一时间对病人的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化验的同样也是疾控人。有人形容咽拭子采样是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在疫情防控中,咽拭子采样是既危险又必须迅速完成的任务。病例采样工作过程虽然只有2-3分钟,流程看似简单,过程其实困难重重,其被感染的危险指数也非常高。采样人员穿戴隔离服,用长约10厘米左右的拭子伸入患者的口腔和鼻子里进入到下呼吸道,进行分泌物采集,与患者相距不足50厘米,此时患者咽喉受到机械刺激,大多会咳嗽或打喷嚏或呕吐,护目镜起雾后,经常看不清目标,说话又因戴着口罩吐字不清,整个采样过程危险又艰难。随着疫情的发展,上级要求所有密切接触者、外来入新人员都必须采集咽拭子标本,且当天必须送检。新宁县没有相关检验的能力,所有标本要送到邵阳市疾控中心检测。当采样人员将所有标本采集好后,还要迅速、安全地将标本送到目的地,七八个小时不能吃东西、喝水和上厕所是常事,有时候送样回来已经是凌晨两三点。他们采样的足迹遍布了整个新宁大地,总共采集了865人份咽拭子标本。

  战“疫”前线的“消防兵”

  疾控的“消防兵”,就是负责疫区消杀工作的队伍——把病毒消灭在源头。他们的任务是随时待命,无论何时何地,一声令下,立即出发,刻不容缓,第一时间对确诊病例、相关的疑似病例所有的生活区域和工作区域以及停留过的地方等有可能污染或存在潜伏污染的场所进行全面彻底地消杀,防止传染源不断扩散或者传给其他人。新冠肺炎阻击战打响以来,他们肩背喷雾设施,每天都要走上几公里或几十公里在各个“敏感区域”、集中隔离场所、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活动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可能污染过的场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疫点、疫区的终末消毒。被看似简单的消毒工作,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被感染的高度风险冲锋在火线最前缘。每次消毒都要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口罩帽子、眼罩、手套,从脚到头唔个严严实实,还要背上沉重的喷雾器,对可能被污染场所的地面、空间、墙壁、用具物品进行喷洒和擦拭消毒。一次消毒完毕,毛衣、内衣被汗液湿透,有时稍有不慎衣服还被消毒液腐蚀,接触消毒液的皮肤也经常出现红肿溃烂。但消毒处置组的人员没人叫声苦说声累,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踏实工作,他们没有丰功伟绩,只有尽职尽责。与全体疾控人一样,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义不容辞肩负起保卫全县人民安危的使命,共同筑牢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控疫情的钢铁长城。

  战“疫”前线的“情报兵”

  每天疫情信息的收集,疫情的审核、调查报告的撰写,应急值班电话的接听等等,都离不开疫情信息组工作人员的努力。他们虽然没有经常出现在一线战场,但他们和一线人员同样重要。他们必须自身专业技术过关,还要培训指导基层医疗机构。他们每天24小时密切关注疫情动态,24小时做好应急值守,收集各专业组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撰写动态信息,确保将最新的疫情数据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遇到突发情况,他们及时向领导汇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只为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他们是最硬核的兵。

  战“疫”前线的“运输兵”

  “曙光,请你立即赶到邵阳,去领一批防护物资!”傍晚六点半,刚刚从“山路十八弯”的乡镇出车回来的李曙光,来不及扒一口饭,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作为疾控中心的司机、退役军人、共产党员,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护物资就是疾控人的作战盾牌。二话没说,他立即出发,前往邵阳运输防护物资。物资装好后,饿得不行的他和同事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便利店买了碗方便面充饥。然后,又连夜返回。由于此次疫情的采集样本必须均送往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定点检测。由于疫情的不断上升,检测样本也不断增多,他们送样组的工作量更是随之增大。因此,采取分组送样本(专车送样本),不辞长途跋涉,不分日夜,按照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样本的时间段点要求,新宁和邵阳两个方向来来回回往返。前一趟车(送样)还没来得及从邵阳赶回来,下一趟车(又接着送样)也早早就出发在路上了(去邵阳);更多时候甚至大家都还在凌晨三、四点的睡梦中,而他们却已经启动了送样本的车子,马不停蹄,就是为了能及时送检测样本到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因为样本有可能是病毒含量极高的污染源,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必须严格按照送样的要求将样本送达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的指定地点。曙光说:从疫情防控一开始,我们几个司机就24小时待命,坚决保证每一次出动都及时、平安!这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战“疫”前线的“宣传员”

  有人说,比疫情更可怕的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所以,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注的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健教宣传尤为关键。健教人员每天搜集权威媒体以及上级专业部门发布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制作宣传栏,及时调整、整理、编辑最新的健康教育知识,或发布到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或印刷成健教读本、宣传单,发放到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他们还负责健康教育咨询电话24小时专人值班,回复各种“疑难杂症”,让市民远离谣言,避免恐慌,掌握正确的防控知识。他们是最默默无闻的宣传员。

  战“疫”前线的“话务员”

  新宁县疾控中心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默默地坚守办公室,用温暖的声音传递着新宁抗疫的责任心、细心与耐心,他们就是抗疫话务员。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们每天的通话量较之前翻了几番。中心在原有安排值班的基础上,科学调整班次,增派工作人员,坚持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抗疫话务员们放弃休假、主动加班加点,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电话受理渠道畅通。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胡纯峰介绍说,市民诉求比较大,所以话务量有了一个突破性增加。有很多市民,对病毒的恐惧、对未来的焦虑、对家人的担忧等都打电话过来。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有时一个电话要持续三四十分钟,中心话务员的心理也承受着很大压力。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选择默默克服一切困难,坚定信念做好本职工作。

  战“疫”后方的“保障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应急物资保障是疫情防控顺利开展的根本。应急物资尤其是防护用品的储备情况,牵动着全县各级领导的心。由于疫情来势凶猛,全国上下应急物资异常紧缺。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液,一瓶酒精、一双手套、一套防护服,病毒采样管、护目镜、还有一些方便食品,这些平日里不起眼的物资,在当下的抗疫战争中凸显出了重要地位,它们是一份生命安全的保障,是一线人员冲锋的必需战疫物资。在全县医疗防护物资十分紧缺状况下,中心副主任李海军与后勤保障组人员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全力做好防疫物资的采购、储备和发放工作,为了保证流调组、消毒处置组、采样组等一线人员的防护用品需求,后勤保障组人员在摸清“家底”后,采取“多条腿”走路,一方面,广泛发动职工干部、亲友同学的力量,搜集物资信息;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网上寻找供货商和生产厂家,扩大信息来源渠道;另一方面,争取上级支持。为了采购“紧俏物资”他们很多个日日夜夜都没合下眼,有时还得夜半三更电话求助或寻求货源。在县委、县政府、县卫健局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多方筹集,以及物资保障组的各种协调和努力,采购和接到爱心企业捐赠的一批又一批的物资从全国各地分批运往新宁。物资只要一到,李海军主任和后勤保障组人员就加班加点分拣,确保第一时间将物资分发到各机动队和医疗卫生健康机构。他们是最能干的后方保障组团队。

  疾控工作的特殊性很多人不了解,他们不在临床一线,不像医院里负责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那么备受注目,甚至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在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却冲锋在火线的最前缘,他们是特殊战场上的“特殊兵种”。这只是新宁疾控人的一道缩影,还有更多的疾控人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随时待命出发。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放弃假期出行,放弃和家人团聚,放弃了恋爱时间和陪伴孩子的时间,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凭着毅力和担当,踏着晨曦夜色逆流而行,与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一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他们坚信疫情一定会被早日战胜,人民群众一定会过上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戴亮明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ww.langshan.gov.cn/content/2020/03/06/105705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