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只为挚爱这方家园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蒋双捌 编辑:redcloud 2019-10-31 11:04:31
时刻新闻
—分享—

副标题:——《崀山家园》后记

  《崀山家园》即将付梓。望着摆在桌上的一叠清样稿,作为作者也是编校者之一,我心情激动,颇为感慨。

  为了编好这本集子,所有的编委成员、所有的作者,都付出了自己的艰辛努力。从发起到收集整理,七八个月来,我都参与其中,于是,与阳奇峰一起漫步于《白沙老街》、和陈小琴共同徜徉于《父亲的河》、在李福信的引领下重温《窑上谣》、在范诚的叙述中感受《岩鹰》的矫健……特别是周光辉的《石幕扁舟》,在让人惊诧于新宁这方古老土地的同时,更感叹于邑人的不足。周兄是个能正视和审视的人,文字的纵横捭阖、汪洋恣肆自不待言,其知微见著的洞察、俯瞰古今的穿越、力透纸背的针砭,是很值得邑人借鉴和反省的!他在文中似乎有这样“自损”的一句:新宁自古少有真正的读书人!其证据就是,邑人在科举时代金榜题名者少,在现当代治学有重大影响力者鲜——这“谬论”有可能为某些人所腹诽。但我看来,却有着“知耻近乎勇”的振聋发聩!

  时下县内很多的写作者很是热衷于对邑人江忠源、刘坤一等一干清末重臣的粉饰,这本无可厚非。诚如范诚兄所言:江刘都是文人,国难当头,投笔从戎,开创了湖南人秀才带兵的先河,此为文人最高之作为。其他在科学界、文史界、文学界有所建树者如刘永济、刘敦桢、陈贻焮、林家品等等,都是近代县内顶尖级人物。写历史人物散文,也是一种文学表达,诚然是应该肯定和鼓励。但我总觉得邑人的创作不应该只是停留于这种阿Q式的“我们祖上”怎么样的赘述,而应该实现推陈出新、脱胎换骨的突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

  为了这一弥补,县内文学界的写作者发扬前仆后继、坚韧顽强的精神,进行着艰难的文学路上的跋涉。我很佩服于教师周晓波的勇气,他敢于撕破那层面纱而直面人生,把虽说不上惨淡但至少是真实而悲摧的《老夫子》呈现于世人面前;我欣赏于何石的执着,在弘扬正气的同时,给麻木者以警醒;还有唐泽明的细腻、唐吉虎的洞察、禹正平的深沉、钱诗平的隽永,这些都让我感动!——我更感恩于作协主席车晓浩,不遗余力,上下奔走,竭力为作协会员搭建平台,让式微的新宁文学焕发生机!

  新宁的文学爱好者是不甘沉沦和寂寞的,在正视现实和审视不足之后,“饱含泪水”地注视着这方家园,胼手胝足地耕耘于这方热土,每一声深情的呐喊,每一行炽热的文字,每一段独特的乡韵,无不打下这一方山水的深深烙印,倾注着作者的满腔热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新宁这方家园这方山水的挚爱。于是,让崀山风光走向世界,让白沙老街坦露沧桑,让桂山樱花芬芳烂漫,让飞水寨瀑布一泻千里,不再沉寂于深闺……

  友人李如柏有感于我对一渡水地域文化的宣传与贡献,曾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一渡水,因为有了蒋双捌,而变得生动起来!他的意思是说,一渡水镇,以前在一般人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行政归属上的地理名词而已。而当我所写的一系列关于一渡水的古诗词、故事、散文,在大小报刊、网络出现后,从而使她丰富、丰满、生动起来!呵呵,真是知音啊。只为这一句,我“断肠也无悔”!这些年来,新宁文学界的文友们,为了这一方家园的美丽,筚路蓝缕、一往无前地努力开拓,心甘情愿地做着为文学而崛起的铺路工作,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这本集子所体现的,是作者、编者们精心培育下绽放的一朵山花。这朵山花,缀着晶莹露珠,挺立山崖,生机勃勃,芬芳馥郁。

  记得有位名人这样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素材,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此,我想化用李如柏前面的这句话:新宁山水,因你我而生动起来!为了新宁山水的更加瑰丽,为了新宁文脉的不绝绵延,为了新宁的文学星空更加夺目,我们广大文学爱好者应肩负使命感与责任感,“手持彩练当空舞”,用手中的笔,书写最美华章,使生养你我的这一方家园变得更加生动、更加鲜活起来!谨此与大家互勉!

  是为后记。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蒋双捌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ww.langshan.gov.cn/content/2019/10/31/105723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