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山位于新宁县境内东部,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沟壑纵横,有“十里青山,九条茅岗”之称。常言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虽算不得仁者,早就仰慕紫云山的清新和神秘。一大早,我们便驱车赶到山脚下。卸下城市的繁忙生活,带上信心和希望,走一条崎岖的山道,我们抑制不住脸上的兴奋。八岁的外甥女像吃了喜鹊蛋似的,全身每一根毫毛都活泼得跳了起来。
山路是不是七十二道弯都没来得及数,只道是斗折蛇行。汽车在茂林之中盘旋,恍惚得有点突兀。此时刚过了樱桃的收获季节,满山的樱桃树没了樱桃果吸收养分,在温暖多湿的初夏里显得更加青翠,时有肥硕的枝叶垂到路中,车速稍快,那些青翠的枝叶仿佛扑面而来,令你不自觉的缩头躲避。
汽车在陡峭的山路上盘旋而上,来不及仔细欣赏翠林修竹,车身已扑入一片白雾之中,一切都变得朦胧了,白了,淡了,缥缈得让人心旷神怡。天地间混沌一片,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山峦、房屋都在浓雾中时隐时现。绵延不绝的层岭山峦,被云雾撕得东一块西一绺。我们走过的路,已被云雾吞没。这是我见过的最气势磅礴的雾霭,汹涌澎湃的波涛,刹那间弥漫了整个山谷。
我们打开了车上的防雾黄灯,能见度由三十米、二十米到数米。车到山腰,我们遇见了一群行人,他们沐浴在牛乳般的晨雾中,前者呼,后者应,怡然自得。有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有在靠近的一瞬间才能看清楚他们的面孔,待近身再看时,他们的背影又融入缥缈的雾霭中。
车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有时前面明明无路,一个急转弯,眼前又开阔起来。山腰稍稍空旷的路边,因为阳光比山腰充足的原因,崎岖的山道旁满是黄色的野花。它们数十株甚至上百株丛生一片,旁边摆上了一溜儿齐整的蜂箱,“嘤嘤嗡嗡”的蜂儿给静寂的山林平添了几许热闹。
车在山道上经过一阵艰难地盘旋,逐渐平缓起来,炼乳般的雾霭也渐渐稀薄。靠近山顶时,花草树木已历历可见。我们贪婪地呼吸着雾霭过滤过的新鲜空气,在大自然的天然氧吧里,我们身心俱醉。
车停在山顶环形的山道上,下了车就能感受到高山间流淌的清新。山顶温度较之山下要低很多,平缓的山顶上,一片草绿色的水杉林郁郁葱葱,黛色参天。它们柯如青铜根如石,大颗的需两个成人才可合抱。林木间低矮的灌木很是苍翠,时有清脆的鸟啼从树顶传来。踩在松软的落叶上,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赤脚踩在带露珠草地上的感觉。
林下最多的是野百合,在肥沃的腐叶土中,野百合几近人头高,如果不是植株间亭亭玉立的花杆和含苞未放的花儿,宽大的叶片跟海芋真的难以区分。百合花的花瓣是嫩白色的,中间还带着一条淡褐色的线,红棕色的花蕊是月牙形的,挂在花朵里面。只要风一吹,它就会像风铃一样摇晃。
山道旁人工栽种的茶树青翠欲滴,过了清明和谷雨,这满山的夏茶可以让人任意采摘。同伴早拿出随身携带的塑料袋,指在枝上飘,叶叶细芽飞入塑料袋中。山花野草上的露珠浸湿了我们的鞋袜,打湿了我们的裤脚,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采茶的兴致。
不知什么时候,山风开始在高高的水杉林里吹响,氤氲的白雾从山谷里袅袅的升了上来。紫云山的天就像少女的心思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清清爽爽的草木,一下就变得模糊起来。雾霭从眼前飘过,睫毛挂起了一层层细细的珍珠。雾在身旁沉浮,身子飘飘摇摇已在云端。这浓雾,抓一把,软绵绵;吸一口,甜津津;踩一脚,轻飘飘。本来阴翳的山林里变得更加昏暗,热情的看林人早在招呼我们:“赶快,赶快,进来躲一躲。”
没来得及跑,一滴黄豆大的雨点砸在脸上,生疼。急急跑进土房,身上已湿了一片。这山里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举手擦脸间已风停雨住。精灵般的外甥女从土屋的另一侧走上来,身上竟无一点湿渍,调皮的脸上溢满笑容。看林人说,这就是紫云山常见的“牛背雨”,以牛的脊背为线,半边下雨半边天晴。我一直不敢相信大自然会这般变幻莫测,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描写的大约就是此种景象。看林人说,这满山飘忽不定的雾霭就是山雨的魂。
在山中用过便饭,山顶雾气早已散尽。下山更是轻快,车子驶出水杉林,眼前陡然开阔。远处雾海奔腾,云山缥缈,青山露出云表,仿佛茫茫大海中的岛屿。仰望紫云山,山峦迭翠,莽莽苍苍。把这份胜景揽在怀里,于云端挥挥手,指间尽是朵朵清凉的雾花。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李林 新宁公路局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新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langshan.gov.cn/content/2019/05/24/1057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