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水渡之谜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罗德树 编辑:redcloud 2020-07-13 10:02:42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宁县城区有三座跨夫夷江大桥,其中最年轻的一座叫湘水大桥,我的老家就在大桥上游不到半里的古渡口旁边。

  自从湘水大桥建成以后,交通更为通畅,两岸民众生产生活更为便捷。然而这个桥名却颇受质疑和诟病,特别是外地游客觉得莫名其妙,不是说新宁崀山漂亮夷水美吗?怎么成了湘水了?

  众所周知,夫夷江是资江的源头,它的发源地广西资源县就是资水源头的意思。那么在夫夷江上建桥,如果叫夫夷大桥或者资水大桥或以当地地名命名都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夫夷水属资江流域,跟湘水完全不是一个水系,资水不犯湘水,怎么也不能扯到湘水上吧?因此这座桥的名字理所当然地让大众感到困惑,纷纷提出疑问。

  其中缘故,我自然明白,因为大桥上游附近有一处古渡,名为“湘水渡”,是我们罗氏家族很早就修建的渡口。我家就在距渡口几丈远的地方,我明白桥名是来自渡名,但不知道为什么少了一个“渡”字。我就此事询问好朋友县委宣传部陈湘运副部长,他说这座桥的修建属于“渡改桥”项目,当时打报告是将湘水渡撤消,在渡口旁修建大桥,批复文件就将桥名沿用渡名,可是偏偏漏掉了“渡”字,称为“湘水大桥”了。

  那么人们有理由问:这渡口为何叫做“湘水渡”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几十年前我上小学时就提出来过。我读到高小时,有了一些地理知识,知道湖南有湘资沅澧四水,也知道了这夫夷水跟湘水根本不搭界。于是问族中老人,不料不仅没问到结果,却招来一顿训斥:“湘水渡就是湘水渡,老祖宗取的名字,管它什么来历不来历!”

  夫夷水自广西资源县号称华南第一峰的猫儿山东北麓发源后,迤逦向北,流经县城时,在犁头湾向东绕了一个大湾,到月光岩再折而向北,其间围成的半岛就是新宁县古城。过白公渡后,下了一个险滩,至浮桥头,有一个古渡口,叫花渡(俗称王家渡口),著名的新宁十景“花渡春风”就在这里。接着冲出一个江心沙洲,再下一个长滩,开始出现一段平缓的河段,在这段水势平缓的河岸边,有一处历史悠久的古渡口——湘水渡。渡口河岸古树参天,树下有一座三间房的小屋,是渡工住的公房,屋旁有一块菜地,也是渡工的。据罗氏族谱记载,河对岸有一坵水田,是罗氏族中提供给渡工的口粮田。渡口对岸有一个简陋的凉亭,供过河的人候渡时休憩用。亭子后面小土堆上建有一个小雷神庙,在我儿时雷神庙就倾圮了,剩下几堵残破的墙壁。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夫夷江边的游道了。

  渡工老岳长年就住在这小屋里, 我家与老岳比邻而居。老岳的儿子岳子木是与我一道下河摸鱼、上树偷果的光屁股玩伴,儿时我常常和岳子木在渡口河滩上玩。可惜2017年清明节前夕夫夷江涨水,岳子木在河中收网时不幸翻船落水身亡。老岳家前面坪里立着一块“湘水渡碑”,应该是记载着有关渡口的来历吧。这里长年有四五艘渡船,所有的渡船船尾上都写有三个海碗大的楷书黑字:“湘水渡”,为防腐蚀渗水,船体要反复刷以桐油,因此哪怕船旧了烂了,湘水渡三字还在。我们本地人谁都知道这个湘水渡,但谁也说不清它是何时所建,为何要叫湘水渡,也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

  “湘水渡”碑是一块方形碑,高约三尺,我仿佛记得三面有字,儿时好多字都不认识,至今依稀记得标题有“湘水渡”三字,碑文中只记得“隔岸相呼”和“随波逐流”八个字了。大概是见怪不怪吧,后来读了更多的书有文化了反而没关心这碑了,在外面读书工作几十年几乎每年都回老家,也没想到去看看这块碑。直到近年乡友们纷纷评论“湘水大桥”时才想起去看石碑,想从这块碑上找出一点蛛丝马迹来,但是十分可惜,这块碑再也无迹可寻了。问了很多人,有说不知道去处的,也有不晓得曾经有这通碑的。

  石碑不存,只能另辟蹊径。我借来民国二年(1913年)的罗氏续修族谱(这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罗氏族谱),翻遍了四本老谱,只发现谱中有一处关于湘水渡的记载,就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新宁县儒学训导彭士印(相当于县教育局长)为我曾祖的祖父也就是我的天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罗学秀公写的墓志铭,称罗学秀“尤乐善好施,如捐香田、平道路、建修家庙及湘水之渡、梅溪之桥,皆倡首焉。”墓志铭记载学秀公生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卒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他是太学生,他的两个儿子是廪生和庠生,在当时也是士绅之家了,所以他出面倡首修路建桥建渡。由墓志铭可知那时就有湘水渡了。但是我推测罗学秀建修湘水渡很可能不是始建,因为他的祖先在明朝洪武初年就来到这个叫水庙江边的地方定居,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三代,四百多年了。

 

  罗氏族谱中罗学秀墓志铭关于倡首建修湘水渡的记载

 

  罗氏族谱中罗学秀墓志铭关于倡首建修湘水渡的记载

  旧时水庙江边可是新宁一个很有名的地方,距今新宁一中码头下游二百余米处河岸上,原有一座水府庙,俗称水庙,又叫“陈马二公祠”。据说是为纪念唐末剿灭峒蛮作乱而死的陈志业与马瓒两位将军而建,相当于现在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庙中供有陈马二将军雕像,我们本地人称其为“大老爷、二老爷”。庙前石板街道就是古时宝庆府通往新宁县城的官道。水府庙是新宁有名的标志性建筑,庙宇雕梁画栋,十分恢宏,可惜毁于文革,仅剩当面一堵高墙和石拱门,虽经数百年风雨剥蚀,仍显得巍峨壮观。现在有人在原址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小庙,但比起原来的水庙,只能说是狗尾续貂。

  据罗氏族谱记载,罗氏始迁祖罗华膴公于元朝末帝至正年间,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至新宁,始居县东綯马坪。綯马坪西南方向约一里许是罗氏祖山牛形山,前些年牛形山被推平,在那里建了崀山国际会展中心。

  在这里住了二十余年后,始迁祖的儿子罗继受在明洪武初年就迁到了水庙坪。水庙坪是县城东关一大片地方,南抵刘坤一府邸(今新宁一中),北至湘水大桥以北,西至现解放路,东达金紫岭山腰罗家田,所居数百户几乎全是罗氏家族,仅杂有少数外姓。因为有水府庙这一地标性建筑,因此这一带统称为水庙江边罗家,以区别于长湖村罗家、烟村罗家等罗姓家族。旧时的水府庙香火十分旺盛,尤其是赶庙会时唱戏的、叫卖的,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因此水府庙知名度很高,提起水庙边,县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绝对不会与南乡麻林附近的水庙混同起来的。八十年代初台海两岸三通(通邮、通商、通航)后,我们这里去台人员写信回来,隔绝几十年后不知道现在的乡镇村名,信封上写着“新宁县城东门外水庙边罗家 罗××收”,那时的邮递员居然能够准确地找到这里来。

  新宁的交通一直比较闭塞,直到文革前夫夷江上还没有建成一座桥,夫夷江两岸往来全靠摆渡。城区一带有西门车头村怀远渡、南门渡潭渡、东门白公渡、浮桥头王家渡(花渡)、罗家湘水渡和林家村观瀑渡这么几个渡口。水庙边罗家地广十数里,人口繁衍至数百户,山地田产大多分布在河对岸,俗话说隔江千里,两岸农人客商、牛羊牲畜,往来十分不便。在此修建一个渡口是十分必要的。

  罗氏自迁徙新宁以来,四代单传,人单力薄,至第五世才派分三房,自此生齿日繁,开枝散叶,瓜瓞延绵。后来族中出了廪生、庠生等文化人,也有人做了官,族中也有了一定的财力,在这种时候自然有必要也有条件修建渡口。以此推论,湘水渡的始建最早应该是明朝后期甚至是清初的事情了。湘水渡的起名自然也可能是那个时候的事。我推测,罗学秀公(从始迁祖算起是第十三世)墓志铭记载他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建修湘水渡应当是维修或者扩建。就算是学秀公始建渡口,那么距今也有近两百年了。

  那么罗氏祖宗为什么要叫这个渡口为湘水渡呢?那时候罗家文化人应该不少了,天祖本人是太学生,他的两个儿子是廪生和庠生,他们不会不懂地理知识。既非不懂,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取这么个名字呢?这个疑问估计只能从那块碑和更早的族谱来破解了。那块碑或许未必是最初建渡时立的碑,有可能是后来改建或者扩建、重修立的碑,但只要碑文尚在,或许能从中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吧?问题是这块碑已然无影无踪了,更早的族谱又找不到,因此,湘水渡名的来历可能是个难解之谜了,这不免使人感到遗憾。

  我不甘心失败,又查阅了几种新宁县志,看能不能破译此谜。

  《明万历新宁县志卷四地理考·桥渡》(书目文献出版社据日本东洋文库藏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刻本影印,这是新宁最早的县志)只记载了城南渡、白沙渡和低坪渡三个渡口。县志记载那时因“遭景泰兵燹之变,民之流移者多矣”,全县人口仅一万有余,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津梁寥落,路隘难通。可以肯定那时没有湘水渡等渡口,以此可知,湘水渡的修建必定是万历三十四年以后很久,甚至是进入清朝以后的事情。

  

 

  明万历县志卷四关于渡口的记载

  《道光重辑新宁县志卷六水利·渡》(书目文献出版社据日本东洋文库藏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刻本影印)记载了县境内夫夷江上自盆溪下至廻龙寺,共36个渡口及其所处位置,其中第十一至第十四分别是白公渡、花渡、白牛渡和观瀑渡,与当今的白公渡、王家渡、湘水渡、观瀑渡这四个渡口的位置完全相符,县志称白牛渡的具体位置“在县东水府庙下”。可知县志所载白牛渡即湘水渡无疑。

  《道光重辑新宁县志》称此渡为白牛渡,由此可见,白牛渡最迟在道光三年(1823年)之前就已建成。这一年罗学秀53岁,有可能是他牵头倡议始建,也可能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重建。而道光十七年(1837年)彭仕印为罗学秀撰的墓志铭却称之为湘水渡,可见湘水渡得名最迟是在1837年之前的事情。《光绪县志卷四职官表》记载“彭士印,安福县举人,道光十一年任新宁县训导”。彭到新宁任职时,道光重辑新宁县志才问世八年,旧时为官者必定熟读县志,不可能不知道白牛渡之名,何况这几个渡口就在县城附近。而他给天祖学秀公写墓志铭时却没有采用县志中白牛渡的名称,而采用湘水渡之名。极有可能就是罗学秀重修这个渡口时改的名,至于学秀公为什么要把白牛渡改为湘水渡,那目前真的无从考证,只能寄希望于以后发现新的历史资料了。

  《光绪十九年(1893年)新宁县志卷十七营造志·津梁》共记载夫夷江在县境内的54处渡口,比道光三年的县志所记多了18个,其中城区一带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放生渡、怀远渡、渡潭渡、白公渡、花渡、白牛渡、白水渡、观瀑渡。这些渡口的次序和位置依然与当今的渡口完全相同,罗家这个渡口依然记载为“白牛渡”。在白牛渡与观瀑渡之间多了一个“白水渡”,其实这个白水渡就是位于白牛渡(湘水渡)下游,在今湘水大桥下游不远处原瓷厂边,此处叫石河,属观瀑村一组。由于上有湘水渡,下有观瀑渡(后来是观瀑桥),这个渡口大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废弃不用了,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渡。

  光绪十九年县志例言称,这部县志是上承道光县志,我推测,编撰者关于山川水利津梁营造方面的内容应是以道光县志的内容为依据,再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加以增补,或许县志编撰者并不知道白牛渡已经改名为湘水渡,而一仍其旧,照录道光三年县志记载之名。又或许是编撰者知道民间称湘水渡但并不认同,而继续沿用旧称,将之记为白牛渡,因而官方所记为白牛渡,民间所称为湘水渡吧?为何我们本地的人不知道白牛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普通人一般很难看到县志,而摆渡过河则是平常事,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是湘水渡,因而出现一渡二名却相互脱节的情况。

  

 

  《道光重辑新宁县志卷六水利·渡》记载:白牛渡,在县东水府庙下

  值得注意的是光绪县志还列举了一个“湘潭渡”,在当时的檀山村,查《光绪县志卷三·疆里表》:檀山村属当时新宁北乡七村之一,“在城北三十五里。广二十五里,袤十五里。东界东安,南界黄龙,西界高桥,西北界排梓,北界上油头。”这个湘潭渡估计就是今清江桥的湘塘渡。因为新宁口音把潭念成塘,比如渡潭冲念成渡塘冲,龙潭桥念成龙塘桥。湘潭渡也好,湘塘渡也好,这里又牵涉到了湘,这个湘与湘水渡的湘是否有什么联系?湘潭渡(湘塘渡)之名又是如何来的?不知道哪位朋友是否有兴趣对湘塘渡的由来作一番考证?

  无独有偶,郴州市永兴县也有一个湘字头的渡口,叫湘阴渡。清代以前在永兴县设“湘阴渡”,为县设官渡之一。后在此设有圩场,得名“湘阴渡圩”,建国后设湘阴渡镇,现合并到便江镇。永兴跟湘水无缘,跟湘阴县更是毫无瓜葛,却也用了“湘”字,可见与湘水无关的地名还不是个例。

  又回到湘水大桥桥名的问题上来,我觉得,既然是渡改桥项目,何不就叫湘水渡大桥,不是上游有白公渡大桥,下游有观瀑渡大桥么?这三座大桥都是由桥取代了渡,既然白公渡大桥和观瀑渡大桥可以用原来渡口的名,那么这座桥为何不能用湘水渡的原名呢?如果称“湘水渡大桥”,人们可能会想到桥址所在是湘水渡。而继续讹称“湘水大桥”,人们会很自然地理解为是建在湘水上的大桥,岂不大谬?怎不困惑?

  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意思是一个名称并没有本来就合宜的,而是人们相约命名的,约定俗成了,就可以说它是合宜的;而与约定的名称不同,就叫做不合宜。这话很有道理啊!湘水渡之名不管是怎么来的,有没有道理,但它是约定俗成的名称,也就是“合宜”的。现在把“渡”字去掉,就是“异于约”,那么也就是“不宜”的。

  值得一提的是,湘水渡自古以来是一座义渡,过往人员不论士农工商、何方人士,乘船从不收取过渡费。所有一应造船修船、维修渡口码头、渡工工资等费用一律由罗氏族产和罗氏族人捐资集资,不要政府拨一文钱,这是罗氏族中的一项善举。解放后,宗族治理不复存在,相关费用就由所在的生产大队(先是叫一新大队,后来改称藕塘村,现在好像是叫春风社区)负担,但是仍然保留了本地人捐资的习惯。不收费的渡口可能在新宁并不多。联想起如今好多政府修的桥和路都要收费,我觉得我们罗家老祖宗还是很慷慨的,做了很多好事的!

  如今,随着大桥的建成,湘水渡已经废弃,它的使命已经完成,它的名字也将逐渐湮灭,但是它所发挥过的作用、罗氏数代先民为它付出的一切,都将载入历史,为后人缅怀。如果能够将大桥名称恢复为湘水渡大桥,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能避免无谓的误解。岂不又是善事一桩吗?

  

 

  《光绪新宁县志卷十七营造志·津梁》对城区周边几个重要渡口的介绍

 

  《光绪新宁县志卷十七营造志·津梁》列举的全县渡口名及地址

来源:红网新宁站

作者:罗德树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ww.langshan.gov.cn/content/2020/07/13/105691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