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吃肉的日子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李林 编辑:redcloud 2019-03-17 19:20:58
—分享—

  猪肉,湘南的方言叫“叭叭”,就是上下嘴唇咂吧的声音。在全民贫穷困苦的儿时,除了逢年过节,一个月也难得打一次牙祭。能够痛快地饱食一顿叭叭,成了多数人可望不可即的奢望。旧时几乎没有胖子,人们个子也长不高,都是干瘦干瘦的,一脸菜色。人们的理想是“富得流油”,“肥的流油”。有油有肉,那才是人们心中最贴切的富裕。

  身边的好多人都喜欢怀旧,好像小时候的时光是人间天堂。其实那是幻象,早就没了往昔岁月的烟火气泥土味,更别说那贫困日子里辘辘饥肠。

  一头猪喂到对年,连毛带皮也就百儿八十斤。那猪皮下一指厚的肥叭叭,便成了食肉者的最爱。在食品站卖肉,你必须加句:“请带点壮的!”营业员才开恩似的不大情愿地少给你切点瘦肉。

  碰上重要节日或喜事,父亲都会早早地从食品站割回稍肥的叭叭。母亲则扳着指头清点有几张嘴吃饭,然后将叭叭分割成长短厚薄均匀的几块。分好的叭叭加少许水撒上葱姜,用柴火忙炖。母亲擅长做水煮肉,这样做出的叭叭香浓细软,又不会流失营养跟油水。苏轼在《猪肉颂》里就有“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个时候,时间是最慢的,那久违的肉香跟热气一起翻腾的时候,我的口水刚咽下去。喉咙里又渗出一股来,再咽再渗,无穷无尽。当然,肉香四散飘逸时,邻家小伙伴也会时不时探出小脑袋,他们的眼睛发着艳羡的绿光,然后又恋恋不舍地缩进家门。

  及至揭锅,我跟妹妹早已在锅里目测,哪块叭叭宽根线,那块叭叭多点膘,都是在出锅前已经相准。硕大的叭叭夹进碗里,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香喷喷的味道本能的使我想一口气咽下,可理智又提醒我,咽下去就享受不到这份美味了。所以,我艰难地控制食欲的冲动,舌尖温柔地舔着,让肉味在口里绻缱,心里充满了虔诚,然后才开始慢慢地咀嚼,油汁开始盈满口腔,我细细地品味,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最后才恋恋不舍地咽下去。这才是真正的细嚼慢咽,品味肉韵。

  常年的清菜萝卜坛子菜,肠儿早已生锈。一块水煮肉虽能解馋,却远不足以饱腹。吃到最后,碗里的那点肉汤便成了我跟妹妹争夺的对象。一碗饭三扒两咽,赶快吃完,盛上第二碗饭,手脚麻利的当然毫不留情地把菜碗倒扣在饭碗上。趁其不备,抢先下手我们俗称“赶呛脚”。没赶上呛脚的只有捶胸顿足,后悔不迭。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岁月里,一顿叭叭能让我们回味好长一段时间,嘴唇也常在回味的唾沫里濡湿润泽。在家乡,每逢大喜大寿,大摆筵席之时,列席的都有一份肥瘦适中的东坡肉可以带走。当然,分叭叭的都是由年长的有公信力的长者掌筷。而每一次落筷,都跟着数道能察秋毫齐刷刷的目光,其摊分的均匀程度可想而知。每次母亲出去吃酒筵的日子,便是我跟妹妹望眼欲穿之时。每次回家,母亲都能准确地说出荷叶中包着几块肉,几段肥肠。

  农村长大的孩子,每年一到冬天,就开始扳着指头盼过年。因为腊猪脚和猪头肉在这一天是不限量的。农村人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再怎么穷困潦倒,也要倾其所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旧时日子艰辛,碗里四时难见油花,应时蔬菜清一色红烧。本就小得可怜的年猪,那层菲薄如纸的板油得算计着全家吃上一年。家里炒菜的锅子不像现在的油光锃亮,因为长期缺少油的滋润,锅里都是坑坑洼洼,粗糙不堪。因为厨房光线昏暗,每次炒菜放油时,爷爷都会用火塘里燃烧正旺的柴头火来照明。一次照明时,柴头刚好燃完,正当脱落之时,一不留神掉到锅里,等爷爷再用柴火照时,那点少得可怜的打底油已被柴炭余烬吸得一点不剩。为此,爷爷被奶奶数落了几天。

  平常的日子里,谁家能够吃上一顿叭叭,吃上一顿长眼睛的菜,那是让左邻右舍很羡慕的事。光看油光光的嘴唇,你就知道人家日子过得富足。邻舍有一很好面子的三奶奶,厨房里常备一块二指宽的肥肉,每次出门前,三奶奶都会用肥肉在嘴上抹一圈,以示家境阔绰。也有好事的老人用木头雕成鱼跟鸡腿的模样,再沾上红红的辣酱摆在碗盘里,他们端着饭碗在乡邻面前招摇而过时,不识机关的局外人当然只有干咽唾沫的份。

  岁月渐长,鸡鸭鱼肉已成家常便饭。在豆腐当小菜的日子里,父亲还是无肉不欢。母亲的水煮肉当然还是家人的最爱,那手掌宽大,近一公分厚的叭叭一上桌,父亲总是第一个先尝。父亲很享受那一咬一个月缺,一咬嘴角两边流油的幸福时刻。因为水煮肉分量足,油水厚,没有我们从小到大的历练,用筷子是很难夹稳的。一次,父亲在吃水煮肉时,叭叭已到嘴边,却忽然打滑,竟然从筷子上溜了下去。父亲情急智生,忽然大腿收拢,那块掉落的叭叭竟然被反应超快的父亲一下用大腿夹住,那淋漓的肉汁在父亲大腿两侧的裤子上落地开花。想不到手脚懈怠的父亲也有动如脱兔的时候,也许,父亲的潜意识里,母亲的水煮肉是他一生难以割舍的情结。

  作者: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公路局李林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李林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