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靖位乡世代传说“九龙潭故事”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夏怀良 赵海波 编辑:redcloud 2019-03-08 15:42:03
—分享—

  靖位乡地域偏远,古有险地,近有新宁“西藏”之称,故该地地域人文跟其它地方总有几分差异和不同。今苦思不明、苦寻不得之际,偶遇靖位开明绅士赵先生谈说靖位乡世代传说“九龙潭故事”,我深感故事曲折、离奇还富有教育意义,因此就把故事记录了下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靖位故地上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家中只有母、子二人,其母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所以该少年不得不多谋生计,为附近一有钱大户放牛。

  某日清晨,少年依列放牛于某无名山岗,恰逢盛春时节,山岗景色宜人,少年陶醉其中,致使牲口已脱缰也未知。等少年清醒后,牲口已不知所踪,少年急忙四处寻找,不知觉,时已过半晚时分,少年又急又饿,一时没了主意,于是在山中胡乱寻找,致使迷路。在行至一山涧处因体力不支而昏倒在地,也不知过了几许,少年幽幽醒来,但觉全身酸痛难耐,正欲起身时,见身前约30步处有一星亮光,少年大骇,几乎惊声。过少许时候,少年壮胆在定眼细看,亮光是一名道士打扮的人物所带火把发出的,只见那人焦急的时而拨弄星盘,时而掐指验算,时而有陷入沉思,如此再三后,那人放声大笑后迅速离去。少年见状,默记那人离开大致方向,在那人离开后约一刻钟后也起身离开,在依靠那人行走时留下的痕迹的帮助下,在通过近一个时辰的艰难行走,终于找到回家的路,但牲口还未找到,少年不敢回家,于是当晚在一好友家借宿。第二日清晨,少年继续寻找丢失的牲口,这样又忙活了一天,在某丛林深处找到丢失的牲口,等将牲口赶回牛圈时已是深夜,少年心想:现在回家已晚,要不就在这将就一晚,明日在做打算。于是少年收拾了一处干净地方,铺上稻草,等收拾妥当,少年准备入睡时,这时少年突然听到外面有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后,只见一道士打扮人和少年东家相随而来,少年借助光亮看清此人便是前日看到那人,少年感觉事有蹊跷,所以隐而不出。这时只见二人在少年前约二十步处站定交谈起来,二人虽极力压低交谈声音,但因夜深人静少年还是能隐约听到二人的谈话内容。

  等听完东家和那道士所说内容和确定二人已离开后少年在也按奈不住内心激动,连夜急忙又赶回了家中。

  当少年急忙赶回家中时已是深夜时分,但少年依然看见老母房间还有丝丝亮光,少年顿时泪如雨下,早已泣不成声。不知觉已到了黎明时分,少年收拾好心思,入母房问安后,借故家中已无现粮,请求母亲帮忙舂米,慈母应允。

  少年内心挣扎,虽有不忍,但似乎已陷入魔障,行事有违伦理道德也未可知。

  当夜少年不敢升灯,借助已到过一次的记忆以及微弱的月光,找到了先生谈及的地方。少年按照先生所言行事,刚安置妥当,顿时雷电交加,乌云蔽日,狂风不止,天生异变。

  “天意啊!天意啊!天意不可违啊!”道人独自喃喃道。第二日一早道人匆匆向东家辞别,因为道人现在急需做两件事。原来这道人少年时是个苦命儿,从小无父无母,孤苦无依,在道人即将饿死时,幸在终南山脚下,遇到拜访故人的财主他父亲。老太爷是个大善人不但接济了道人,救了道人一命,还见道人身世可怜,不免动了恻隐之心,本想收养道人,但道人一心向道,因而老太爷托故人求得一世外高人收道人为徒。

  道人一心向道,而且也独具慧根,道法精进可谓一日千里,但道法精深,岂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知其中奥妙。所以道人凭借过人的天赋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修炼,历时四十个寒来署往终于大成。道人的师傅在多年前已仙逝,所以道人在道行大成之后就下了山,来到恩人家时,这时老太爷已年事已高,根本不认识道人,但道人为报老太爷当年之恩,想用毕生所学找一处风水宝地已报老太爷当年恩德。这样道人又用了三年时间寻访各地,终于在数日前找到传说中的帝王宝穴。昨日天生异象,这说明帝王宝穴启用,但天象异而不变,道人推算肯定是帝王宝穴开启时机和时间不对,但天机已显,道人只能找到这个已开天机的人,例外还需在找寻一处风水宝地。

  只说那日,少年刚安葬好其老母,就天生异象,虽然雷电交加,乌云蔽日,狂风不止,但就是没有下雨,如此竟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少年不胜其苦。这天,天好不容易放晴,少年但觉身心俱疲,不觉间在一大树旁睡下了。这一睡竟又是一整天,时至半晚,少年被梦惊醒,在心绪尚未平复的时候,少年突然发现身旁有一人,这人正是那道者。

  话说当日道者开始寻找这开天机之人,至现在已有七七四十九日了,今日巧遇少年道者不胜惊喜,因为道者慧眼识得这少年所带天子之气,但在少年沉睡之时道者已为少年向了面像摸了骨,只然也少不得一番推算之后,道者心绪难宁。这样道者竟等待少年醒来。

  道者见少年醒来后,与少年攀谈了许久后,道者更是心绪难平,这样道者一时无言,这样竟至夜深时候。在这期间少年见道者不言,也不好在叨扰,于是就收集了些柴木,生了火,寻找了些可吃的山野食物,在腹饱之后,少年又有了睡意,于是少年收拾妥当,将要入睡时,只见道者深深的叹息一声,然后喃喃的说到:“天意啊!天意啊!天意不可违啊!罢了”。

  这时的少年从开始的欢喜到深深的郁闷了,每日清修已万分的艰苦,又加上特别的修行要求,更让少年苦不堪言,对于少年来说现在好像除了无尽的黑暗之外就是无尽的凄凉和无尽的伤悲,这天少年回忆起那天的场景。

  那日,道者先是朝北三拜九叩首后才对少年说到:“这君臣大礼本要对少年行礼的,但天机虽现但天机未到,待天机到来这段时间,少年命格凶险万分,所以必须勤加修行才能逢凶化吉,道者将一把似铁非铁、似木非木,形状还有几分古怪的短剑送于少年,嘱咐少年,此去某地有一处左看成剑,右看确似刀的险山,在此山某处有一洞穴,要少年在洞内修行,等功法练成和天机到时,短剑只可开封,等到此少年才可以离开。道者一再嘱咐少年天机未现前绝不可以离开,而且不能沐浴,每天只能在辰时在山中稍作调息。

  这样时光飞逝,不经意间六个春夏已过,但功法大成似乎遥遥无期,少年手中短剑还是废器一柄,某天少年又在山间游走,数年来此山前山少年已全都熟知,后山险峻,少年很少涉足,这天少年更加烦闷难耐,不经意间走远了,不慎过了回归时限,本来少年有几分懊恼有几分慌忙,但当天并没发生什么事,这样久而久之,少年越来越不以为意了,逐渐没有按照道者的说法严加行事了。

  这样又至酷暑时节,少年在探寻山峰未知地时,突然发现山中一水潭,此水潭不过二亩见宽,但却有九条小溪流水汇入,因叫九龙潭。少年大喜,用泉水洗脸,顿感清凉万分,复用清洗了几把脸后,少年更觉酷热难耐,于是少年潜入水潭中。在戏水中少年发现,此水潭看似平常,湖水一见到底,但湖底却是不同寻常,在水潭底少年发现了一个像剑鞘一个像弓箭的石头,少年好奇,拿出水面进行把玩,在少年无意间将短剑收入石剑鞘中时,顿时一道青光闪入天际,待少年在拔出宝剑时,宝剑已开封。少年大喜过后又拿上石弓把玩了起来。

  看着四面八方的围兵,少年有几分懊悔之意,但事已至此也决不坐以待毙,少年几番冲杀后终于杀出了一个缺口,少年驾马飞奔而去,在行至一个名叫坝头的地方不小心摔下马,把头给摔破了,顿时血流如注,少年强撑上马,在行至爆木山时,只见漫山遍野树木都已爆裂,在细看,每个竹木里面都是一个未成形的武士,少年先是一惊,然后再仔细回忆道者所言后更是羞愧和懊悔,在逃至一处名叫沙井的小村庄后在也无力逃脱,最后被追上的官兵割下了头颅,拿去朝廷领赏去了。

  话说待少年死后爆木山所有爆裂出的士兵都流出了鲜血,在爆木山脚有人还看见一条被斩首的龙,顿时此情此景被传开了,而且越传越离奇不说,至那之后爆木山在也无人敢往。这样三年后道者云游回来,在市坊听得此事,来到爆木山施展了法术,顿时火起,在燃完山中所有竹木后,道者又求得雨来,又将山火浇灭。待收拾妥当之后,道者再楠楠到:“天意啊!天意啊!天意不可违啊”。

  原来数年前的天生异象早已惊动了朝廷,朝廷排一员上将负责此事,但少年开动了天机,已得天缘,上天也对少年有所保护,所以朝廷多年都没能找到少年。怎料三年前,在少年宝剑开封异象被世人所见,在加少年把玩石弓时,没想到石弓真能射出利箭,而且此箭乃是神箭,少年一箭竟射向了朝廷,但朝廷君臣没有上朝,利箭射在君王的御座上,顿时朝廷动荡,君王大怒,于是又派遣哪位大将调查此事。

  道士在乱葬岗寻找到少年的墓地,在一番祭祀后,道者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自语道:“天意啊!天意啊!天意不可违啊!”。在沉默良久后道者又楠楠到:“多少人想通过所谓天机来改变命运,但命运真的到了,能把握住的又有几个,天命不使然,为在奋斗、刻苦、坚持罢了”。于是道者将身上所用之物全都付之一炬,其本人归隐于终南山中后在无有缘人得见。

  古语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语又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追求幸福的人生无可厚非,遇到机遇也应好好把握,但是成功最终决定性的因素是个人的品质,历史告诉我们最终成功者一定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努力的人。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夏怀良 赵海波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