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蕨粑:复活的旧味道

来源:楚木湘魂 作者:邵阳日报 编辑:redcloud 2021-03-01 16:07:13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南方 ,在湘之西 ,必须在进入冬季以后 ,万物才开始显现金黄的 、灰黄的 、成熟的颜色。大山消失了五彩斑斓的烂漫 ,消失了红的 、绿的 、黄的坚果和浆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自然停止了它对人类的馈赠 ,事实上 ,大自然总是按照它的规则 ,抚育它的万物生灵。熟谙山林密码的山民 ,在任何季节都能找到山里的珍奇。

  这一次 ,山民要找的的珍奇是山蕨粑 ,因为新年将近 ,鸡鱼鸭肉已经越来越刺激不起疲弱的胃口 ,爽滑可口的山蕨粑便顺理成章地浮出了记忆的水面 ,它曾经是一种美味与廉价并存的东西 ,救过无数人的性命 ,很多老人对它有着复杂的感情纠葛。但是从寻找蕨根到制作成蕨粑 ,其间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和精力 ,非妇道人家所能完成 ,且效率低下 ,所以它已经在餐桌上消失了很多年。今年整个冬天 ,一直阳光和暖 ,火炉边简直呆不住 ,于是山民们兴起 ,既然闲着也是闲着 ,既然那么多人念念不忘山蕨粑的味道 ,索性就再做一次 ,也权当是对当年饥苦岁月。

  用植物学上的术语来说 ,山蕨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繁盛于石炭纪。直至今天 ,它依然覆盖了平地 、森林 、丘陵 ,是植物界中的一方霸主。如果是在阳春三月 ,山民们以寻找蕨的嫩茎为食。但现在,山民要找的山蕨的老根 ,老当益壮 ,所以越老越好。山蕨根好找而又不好找。好找的理由是 ,有蕨叶萎顿的地方 ,土壤中就会有根 ,不了解山蕨性格的人 ,自然迫不及待地抡起锄头 ,但得到的无非是生长了一年半年的浮根 ,瘦瘦的 ,像榕树的根须,它简直不藏淀粉 ,等于是白费力气。和土地厮混了一辈子的山民 ,自信地走过沟坎 ,走过山梁 ,他们看也不看山岩下 、坡上那一蓬一蓬的山蕨 ,就确定了这些都不是他们最想要的。

  最终 ,山民们选定了一处黄土山坡 ,这里蕨叶漫山 ,土质松软 ,土壤湿润 ,委实像风水宝地。山民说,这种地方 ,最容易挖到蕨根的老祖宗 ,蕨粉也最为丰富。同时 ,这样的土质才好下锄。所有的人都在期待看到蕨根的庐山真面目 ,但这似乎比预想中的要难一点。山民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表土中的浮根 ,继续深挖 ,一直深及他们的膝盖 、大腿。看来山蕨与荷藕一样 ,也具有追求深度的个性。终于见着蕨根了 ,黑而粗糙的样子 ,像山民的皮肤 ,它们在黑暗中积蓄多年 ,身体里贮满了白色的淀粉。挖蕨根是个体力活,地下各种植物的根系发达 ,错综缠绕 ,挖一担蕨颇不容易。但山民们说 ,既然出来了 ,就不能羞了肩膀上的那根挑蕨根用的禾枪。

  一直挖到日落西山 ,湿透了身上的夹衣 ,山民才挑着蕨根 ,唱着年轻时候的调情小调 ,慢悠悠地回村。他们将蕨根往溪水冲积成的水潭中一丢 ,任由清洌的溪水冲打着蕨根上的黄泥巴 ,一天的苦乐劳作暂且画上休止符。

  第二天 ,阳光照旧和暖 ,山民将蕨根从溪水中拣出 ,清洗掉黄泥残渣 ,将它们团在一块青石板上。然后单人 ,或者双人用木棰轮番捶打 ,仿佛舂打糍粑时的接力赛。不懂厉害的青葱少年 ,要过木棒 ,只一棰,便震得手臂发麻虎口生疼。这似乎令山民看到了一种传统手工艺的命运 ,年轻的一代 ,能写代码编程序 ,但他们已经抡不动父辈的木棰。在两个男人坚韧不拔的捶打中 ,蕨根终于破碎成理想中的模样。

  晒谷坪上 ,山民的女人早早预备下了两个大木桶 ,一个用于过滤 ,一个用于沉淀。山民将打碎了的蕨根倒入过滤桶中充分淘洗 ,使淀粉融解于水中 ,滤去根渣。然后将融解了淀粉的水注入沉淀桶中 ,让它们安安静静地待着 ,等待奇迹的发生。不必太久 ,一个晚上过后 ,水底便结上了厚厚一层灰白的东西 ,对 ,它就是传说中的山蕨粑。它的面目不像红薯淀粉那般洁白 ,但绝对更细腻 ,更满足你对食物的严格要求。

  主妇们倒去水,用勺子刮出淀粉,即成一道地方名菜的完美食材。从前的当家汉子出远门的时候,用山蕨粑摊成一张饼,就是一天的干粮。如果需要久藏,或者赠送他人,晾在阳光下晒干,渗入了阳光味道的山蕨粑,想必更具情意,更添诱惑吧。

来源:楚木湘魂

作者:邵阳日报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