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周叶荣)2月1日,马头桥镇梽木村与中联天地油茶公司签订1320亩土地流转合同,目前,已有8000余亩土地流转成功,这些荒山土地将以出租的方式,全部种上油茶树,目前已有600亩油茶苗移栽成功。在2014年12月30日召开的马头桥镇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上,代表们通过《关于强力推进马头桥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决议》,油茶产业成为该镇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规划在新农、梽木等村打造一个万亩油茶基地,将马头桥镇打造为新宁县油茶第一大镇。至此,油茶产业在马头桥镇强力推进。
干旱走廊发展绿色产业
马头桥镇属于典型的“干旱走廊”,境内无大江大河。年降水量不足、水利灌溉体系不发达以及“重造轻管”的林业发展模式使得镇内形成大面积的荒山空地,蓄水能力及涵养水源能力极度下降,致使干旱更加严重。2013年恰逢50年一遇的大旱,近3000多亩农田绝收,近2000多口人无饮用水。在此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多次调研讨论,决议在全镇大范围发展绿色产业,出台《2013—2015消荒造林规划》,打算用3—5年时间将荒山全部种上树木,打造绿色马头桥。但如何让荒山创造经济价值,实现林业产业化,镇党委政府又陷入了沉思。
引进公司 立足长远
该镇有悠久的油茶栽种历史且镇域面积广阔,境内多山地丘陵,阳光充足,气候温和,有发展油茶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该镇多次下村调查走访,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意见和建议。村民表示油茶是长期性产业,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能不是特别明显,从长期看来生态上能够改变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支持种,但是缺乏资金和技术。
为了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马头桥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等手段,引进了国内大型油茶企业北京中联天地油茶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8月10日在镇内正式挂牌,以承包的方式流转土地种植油茶。规划在新农、梽木等村打造一个万亩油茶基地,改造金星、金禾等村近6000亩老油茶林,把全镇52个村适合种植油茶的荒山全部种上油茶,承包到期之后树木归村集体所有。村民能够得到荒山土地流转的租金,同时种植油茶也会用本村的劳务,村民在家也能够“打工”挣钱,政府以期打造一个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产业。
未来该镇将积极引导本地油制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树立产业化经营理念,逐步推进“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市场的有机结合,打响马头桥镇油茶品牌。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通讯员 周叶荣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