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新宁县高桥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纪实
本网讯(通讯员 邹林 邱叶红 陈泽新)近日,邵阳市环境卫生检查组在新宁县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高桥镇,崭新的面貌让大家眼前一亮……
路边、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环卫桶在马路边一字排开整齐摆放,“脏、乱、臭”的临街河道如今清洁宽阔,废品收购站不见了,乱堆乱放、乱搭乱摆没有了,整个街道乃至全镇像是经过洗礼一般,焕然如新。
变化使人惊讶,惊讶的背后是全镇干群攻坚克难整治环境卫生的生动故事。
正视问题 下定决心
“河沟臭得很,街道乱得很,房前屋后脏得很,卫生意识差得很……”这是该镇群众中流传的一个小段子,意思不言而喻。
多年来,高桥镇受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相关设施建设等因素影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尽管抓了多次但都出现反弹,“脏、乱、差”成为久治难愈的“沉疴”。垃圾乱扔、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摆等现象依然存在;加之正值金狮公路扩建,道路及两边更是脏乱无比;环卫车辆、垃圾桶、填埋场等保洁设施设备短缺;“脏、乱、差”的卫生问题积重难返,环境整治行动举步维艰。
早在2013年初,高桥镇党委、政府就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但不少群众乃至干部明显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弊端认识不足,使该项工作成效不佳。
2014年12月,县环境卫生检查组来到该镇督查,督查排名全县倒数。对这样一个所有工作都是全县前列的全国文明村镇来说,倒数是一种耻辱!
“必须要下决心,动真格了”该镇党委书记阳敏在心里暗暗较劲。
齐抓共管 全民动员
一场动真格的行动在全镇铺开,1个多月的时间里,创造了其他乡镇认为不可能的奇迹。
要“打仗”,加强领导是前提。该镇调动全镇所有力量构建环境卫生整治的中枢,镇长挂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挂帅督查小组,整治工作一天一反馈、一周一督查,高压推进各项工作。
加强了领导,还要落实责任。该镇将主要街道、马路沿线重点村分区域确定责任领导,同时,与6个重点村、18个镇属部门、31个企事业单位、200多间门店签订环境卫生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卫生评比结果纳入各村年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以镇带村、镇村互动、整体推进。
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宣传。在镇村道路沿线、人群密集处悬挂环境卫生标牌631块,出动城乡环境卫生宣传车36次,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居民日常行为的通告》、《争当文明居民 建设美丽高桥》倡议书等宣传材料1万余份,把环境卫生整治会议开到家家户户。
“从没见过政府动这么大声势的。”该镇月塘村书记肖件国说。铺天盖地的宣传,让爱护环境卫生的理念在全镇干部群众中生根发芽,居民环境卫生意识进一步提升,“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的氛围全面形成。
集中整治 重拳出击
“以前河里是又脏又臭,现在清理干净了,我们也舍不得再往河里扔东西了。”家住高桥镇高桥村老街旁村民尹邦喜说。河道清理成效不仅看得见,更深入了民心,但这仅仅是集中整治成效中的冰山一角。
清理乱搭乱建20处,拆除不规则广告牌匾50余块,拆除违章建筑200多平方米;对高桥镇新老街之间的河道进行系统的、彻底的清理,光清运河道淤泥就达1200多方,还投入20余万元对老街河道进行了挡土墙修建等。
为使集中整治不留死角,该镇在措施落实上采取了“全面检查、逐个击破”的办法,先撒开鱼网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查找全镇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在限定时间内确定解决重点问题的办法,以此提高工作效率,突出工作效果。
镇区老街两头原本各有1家经营了多年的废品收购站,其收购的废品总是沿街摆放,占道严重。整治行动中,废品收购站被规范1个、取消1个,街道恢复宽阔整洁。在重点整治村,党员干部带头走向街头巷尾、深入各家各户,清运积存的垃圾,安置垃圾桶,清洗墙面“牛皮藓”……一系列集中整治相继展开,农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标本兼治 长效管理
“环境卫生整治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完成任务,而是要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把百姓关心的事情办好做实。”该镇镇长徐志远这样说。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镇上在研究治本之策上下大工夫,积极探索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
首先是利长远的保障机制。投入5万元,对老街下水道进行了整改,下水道堵塞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观;对重点村每家每户配备了垃圾桶,确定垃圾清运时间按时清运;购置垃圾车3辆,吸纳式环卫车1台;投入资金3万元,每个重点村修建垃圾焚烧炉1个,村内产生的垃圾就地处理;投入4万余元,整理了1个可填埋30年的垃圾填埋场,确保镇村垃圾的日产日清。
其次是巡查管理机制。镇安环站站长欧海斌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到马路沿线各个卫生段巡查卫生。“环境卫生保持一天容易,天天保持下去难,所以我们的工作力度一定不能放松。”他说。全镇聘请了2名专职环卫监督员,20名义务环卫监督员,每天上下午对街道进行巡查,对环卫工的清扫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各路段的保洁质量。严格执行《高桥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居民日常行为的通告》,对乱丢果皮纸屑、槟榔渣、烟头的居民进行5-50元不等的经济处罚,有力地震慑了乱丢垃圾的居民。全镇所有村均订立了环境卫生村规民约,从制度上约束和规范镇村居民行为,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最后是奖惩激励机制。该镇每月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大清扫和大评比活动。一个重点区域由一名领导牵头,组织机关、镇属部门干部职工及村干部到街头动员和带领居民进行大清扫活动。清扫活动后,由镇人大主席团、安环站、文体卫站联合组织检查评比打分,对每村、每街道评选的3名文明卫生户张榜表扬给予奖励,对连续3次排名靠后的村、单位通报批评,促使全镇村民积极投身到环境卫生大整治中。
如今的高桥,小城镇路畅了、街净了、河清了、垃圾归桶了、居民讲卫生了……高桥镇后发赶超,全镇上下一心、全民参与,全力打造着清新、整洁、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新环境。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通讯员 邹林 邱叶红 陈泽新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