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彭波、杨芬、郑远江)6月19日至21日,崀山国际会展中心“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的舞台上,麻林瑶族乡组织参赛的《瑶山古韵》民俗表演赢得了专家评委组的高度评价,倍受观众的青睐和喜爱,并荣获三等奖及组织奖。
麻林瑶族乡是新宁境内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该乡历史悠久,自北宋江末年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勤劳而智慧的瑶族人民创造出了瑰丽的民族文化。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语言、民族习俗、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等是大崀山旅游构建圈中独具品味的文化资源。麻林瑶乡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挖掘,目前,《跳古堂》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八峒瑶山跳古堂》为原形的《溜溜歌》也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与赞赏,乡文体卫站正在组建民族文化艺术团,《八峒峒语》、《八峒文学》等也正在编纂和筹建当中。
今年5月份,为积极配合“崀山风”系列活动—“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和广场舞大赛,麻林瑶族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并广泛收集素材,研究参赛形式及节目,乡文体卫站具体负责组织落实。通过广泛选拔,在全乡范围内挑选文艺爱好者26人,利用农闲及晚上的时间进行排演,历时一个多月,共投入资金3万余元。通过一个多月的辛苦排演,《瑶山古韵》在此次“崀山风”系列活动中脱颖而出,让人耳目一新。《瑶山古韵》充分表现了瑶族人民的日常生产、劳作、庆典、狂欢等民族风情,预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演员们所佩戴的傩面更是有深远的意义,瑶族是一个崇拜鬼神的民族,在瑶族的重大节日他们都会戴上傩面跳舞,以祈祷年年风调雨顺、庄稼五谷丰登、家家人丁兴旺等美好愿望。
来源:中国崀山网
作者:彭波、杨芬、郑远江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