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嘉兴频道3月9日讯(通讯员 陈钊)3月7日,由《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和《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组成的联合采访团来到海宁市供电局,实地感知劳模技能教学点——“陈新益工作室”的特色魅力。
“‘陈新益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初,是我局为全国劳模陈新益同志量身定制的浙江省电力系统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担负着我局新进、换岗和‘回炉’工人技能培训工作。目前已经培训新进员工52人,在岗培训近300人。”该局党委书记张祖光带领记者参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工作室的基本情况,回答记者的提问。
室内实训场地上,12名学员正在练习穿钢丝绳套。“这里培训跟学校学习有什么不一样?能适应这种方式吗?”一名记者对学员培训非常感兴趣。“学校注重理论学习,缺少系统地操作技能培训;在工作室,我们能够跟着师傅学习很多实用技能,特别是学习劳模精神,收获很大。”说起在工作室的感受,学员王镜芳感触颇深。
“新工需要在工作室培训多长时间?培训哪些项目?培训效果如何?”趁着上课间隙,记者向工作室掌门人陈新益抛出了心中的疑问,陈新益一一详细解答。当他们得知学员要在工作室培训一年,熟练掌握立杆、架线、跌落式熔断器安装等十余项技能才能上岗工作,记者们都感叹:“只有走进这里,才能感悟到成长为一名电力工人是多么的不容易。”
来源:浙江在线嘉兴频道
作者:陈钊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