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宁野人之迷

来源:中国崀山旅游网 作者:蓝冰 编辑:redcloud 2011-02-24 17:16:34
—分享—

1984年10月24日中午,新宁县水头乡平栗村农民捕获一个“活野人”。 
      当天上午10点多钟,水头乡平栗村农民李贤德、蒋时玉正在平栗山脚砍柴,突然听到连续不断拨动柴草的“沙沙”响声,抬头一看,只见山上不紧不慢下来一只像猴非猴,似人非人,毛发蓬松的“怪物”,时而四肢着地,时而直立行走。他们怀疑是早有所闻,但未得见的“毛公”(野人),立即决定追捕活捉。他们大声呼叫,在闻声赶来的30余名乡亲和两条猎犬的奋力围追下,终于将“毛公”驱赶到山下已收完晚稻、光秃秃的狭小田垄里。大家呼啸一声,迅速形成了包围圈。两条猎犬吼叫着,向前猛扑,但到了“毛公”面前,又望而却步,畏缩不前。毕竟人多势众,“狗仗人势”,包围圈越缩越小。人叫狗吠,惊天动地,山鸣谷应,吓得“毛公”魂不附体,左冲右突,东奔西窜。最后,它窜向田边的小溪,晕头转向,慌不择路,竟一头钻进小溪边的一个小石洞里,露出半截索索发拌的身子。蒋、李等人,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将其活捉。这时,“毛公”已经筋疲力尽,全身瘫软,神智昏迷,无力反抗,任人擒捉。两位农民像抱小孩一样,将其抱回家中。一路上,“毛公”泪光闪闪,状极可怜。
      国内一些报刊、电台、电视台报道了我省捕获“活野人”的新闻,美国纽约的《美注洲华侨日报》等国外报刊也作了为类似的报导。消息传出,震动全球,地处湘桂边界,鲜为人知的湖南省新宁县,一夜之间闻名遐迩。从此,各种猎奇新闻、标新立异的文章,便相继问世了,在全国以至全球掀起了一股“野人”风波。新宁“毛公”被送到武汉一座有空调设备的水上宫殿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文汇”周报1985年第27期(4月8日出版)头版称:“据《新影北影报》今年第六期报道,湖南的“毛公”被送到武汉后,轰动了武汉三镇,湖南曾几次打去电话,主动要求承担关于“毛公”的费用,并已派代表团北上谈判。野人考察队某负责人透露:‘看来毛公的戏要开场了,这样一来,‘毛公’的身价发疯似地上涨了。……现在已开价3.7万元……
     《湖南省1985年科技三项计划》中收悉:省科委拨出专款一万元,由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学院、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承担了《新宁“毛公”及珍稀动物考察研究》这一科研项目。毛公“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后来,经鉴定确认:“毛公”并非野人,而属猴科,是猕猴属中的短尾猴。至此,“毛公”之迷已经揭开。
     但是,新宁短尾猴的发现有助于揭开中国“野人”之迷。

来源:中国崀山旅游网

作者:蓝冰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