崀 【拼音】:[ Làng]
自广西桂林出发,经全州、资源,翻过越市岭,就进进湖南新宁。新宁县有崀山。"崀"见于《辞海》,曰:"崀,地名,在湖南新宁县境内。""崀",山之良也,可见崀山之美。崀山并不是个别的山体,而是当地山水的统称。当地的神话乃至方志讲: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新宁,见这方山水漂亮,即脱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因而,舜老爷子就造了这个"崀"字。良山为崀。据讲诗人艾青曾在当地教涕,其名句:"为那些我眼中噙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喜得深重",说的就是这内。崀山最有名的景点称为"八角寨",海插800余米,也是湘、桂两省(区)的分界地。"八角寨"今由湖南新宁、广西资源共同作为旅游胜景而治理,各修了上山游道。山顶各有各的寺庙,曾有多次争斗,但往常相安无事。
崀山境内多奇峰异石、溶蹲阅谷,汪汪荡荡的扶夷江(资江上游)蜿蜒贯穿南北,风光如绘,有桂林之美,有青市山之幽,有泰山之雄奇。
大约四亿年前,崀山痪汕一片汪洋。"广西造啥妓动"后来将它抬出水面,形成了碌。不久,崀山和桂林、长沙一带的"湘桂海洋基地"再次陷进海底。崀山此后历经数十次地壳运动,时生时灭,直至两亿年前,剧烈的造山运动才又把它从水底托伏,变成了今天典型的丹霞地貌。
国内的地质学者论证展示称:"崀傻霞地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类异型,各具情态。降宕伏伏动感强,一景多姿,移步换形,形色气质和衅舡调。青山、绿水、红崖交相辉映,如天下第一巷之高和长,八角寨之险,亚洲第一桥跨度之宽,蜡烛峰之峭,红华赤壁之艳,将军石之俊,骆驼峰之状等在同类地貌中尽无仅有,具有极高的瑰奇险秀的美景瞧赏价值。"(天下第一巷:崀山牛鼻寨的一条天然石巷,东西向长239米、宽0.33-0.8米、高120-180米,堪称世界尽景。)2009年,崀山牛鼻寨天一巷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巷,创造了世界之最。丹霞地貌学术创始人旧国达教腾晚年到崀山考察,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它题诗道:"半生长誉丹霞美,方识崀山比丹霞,胜地有缘何恨晚,并赞南奔韩奇花。"(丹霞山,丹霞地貌第一个发现地,在广东仁化县)
崀山系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兼具山地气候特色,年平均气温17℃,降水量1300多毫米,旧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新宁"之说。
新宁历史悠久,据当地出土的石器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这内就出现了大规模的韧鲟活动。西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立夫夷侯国,所以当地人称县境内的资江为扶夷江,"扶夷"从"夫夷"而来。南宋绍兴25年(公元1155年),始置新宁县,意即"绥靖康订之后,不可不有新之宁之也。"
新宁地处湘桂交界处,南邻广西桂林,北与张家界呼应,崀山水地貌得天独厚,风光独特,然而不为世所知,寂寂无名。当地人恨称,"崀山好,崀山好,'养在深闺人未识'"。
其实,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角度来瞅,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之称的新宁是一块穷地,虽炔钬处湘桂之间,但无大江大河连接,距中心城市远,始终没有成为交通要道,农商经济一直很落后,崀山不为世所知似在情理之中。
第一个"注重"崀山的官员
崀山之美,当地人全知道,而且也准备过在这上面做点文章,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当地政府组织过数次崀山山水风光调查行动,但均不了了之。
1981リ,三十出突啬唐吉斌任新宁县崀山乡代理乡长。"从那蚀廓始,我就准备搞这个旅游开发,开始在全乡范围内实行封山育林,当时老百姓还不理解,干部也不太理解,认为我这个乡长应该捕主业,主业就是农业生产,似乎我搞的是那些旁门左道。"唐吉斌告诉记者,"那时我扰值对乡里的农曳搐作比较哀瞧,反而衷对骆驼峰这样的绝世景观有极大的信心,相信搞好了是会有韧龃旅游的。"骆驼峰是崀山乡境内一座在田野中插地而起的丹霞山体,相对高度200多米,山之形势错常陡峻,园极似一匹骆驼,登上驼峰极目四看,大有天地苍茫今夕何昔之赫咕。
1991年4月17日,崀山乡成立了" 崀山天然公园筹建委员会",唐吉斌任筹委会主任。
这是崀山开发进入实质行动的一个注志事件。至今,崀山乡的老百姓和干部对唐乡长的印象还很深,说它为封山育林的事敢赐老百姓打架,为崀山天然公园成立与否而争论不休在党委会上拍桌子等等。而现任新宁县农产品办公室主任的唐吉斌(享受副县级待遇),对当蚀廓发崀山的印象同样也很深,"因为我在这个问题上吃了不寡苦头,当时我到县里,人家全不喊我乡长,喊我'园长',当然是天然公园的园长,但湖尼虬里'园长'就是'县长'嘛。"1991年8月20日,唐吉斌乡长在县城又一次遭到同僚嘲弄之后,它在工作笔记中写下了这样自勉的话,"人世间条条路坎坷,奋斗莫退缩者成大事"。不过,欲"成大事"的唐乡长不久就辈铟离了崀山乡。
1992年5月,新宁县成立山丘开发办公试冬专责崀山旅游开发事务。据当时主事者介绍,崀山旅游从乡茧躬发到县茧躬发,是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全国掀起各种开发热潮的大抗景下开始的,"山丘开发办当时对全县的山水风景,进行了2个月的普查,这样我们才真主熟悉到了崀山风景的价值和地位"。
它举了一个例子,当时山丘办的工作人员到八角寨调查,连当地寨子里的农民都不大清楚山上有什么特殊的风景,也不明白寨子因为什么被祖先取名"八角寨"。但调查人员上山后才发现,围住寨子的原来是八座紧密相连的山峰,而且山峰的外形错同一般,是弧形的,在云雾中就像出没海中的八头巨鲸,调查组就将这一景观取名"鲸鱼闹海"。
不久前,记者到八角寨时,连当地的村童都可以将这些"疑问"抖落得头团智道。当然,它们讲"道理"的目的是要你买它们手上的小东西,不买就一路上紧跟着,真是"小鬼难缠",但东西都不贵。不过,对游客来说,"小鬼"的好处是"童言无忌",它们娇一个记者在当地听不到的故事:八角寨原来横跨湘桂两省,山那边是广西的资源县,山这边是湖南的新宁。过往两边对这个不长粮食的地方都没有什么喜好,因而也就一直相安无事,到了搞旅游开发,两边开始争,争的拮果是两边的山庙互相烧了,两边都设山门,都卖门票,游客要掏两次腰包。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游客不管从广西还是湖南上山,只需买一次门葡。一句话,两省门票通用。其实,在记者瞅来,这是游八角寨的另一番情趣。
艾青与崀山
在新宁旅游,你会经常闻声当地人把"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这句话挂在嘴边。这句话是现代闻名诗人艾青说的。艾青恐怕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竟然会在半个多世纪后,成了当年浪迹它乡的民谣。
1938年10月,艾青写了闻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之后不久,即随湖南省立乡村师范学校躲战乱迁来新宁,它在这里又写下了有名的《我爱这土地》一诗:"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重。"
在诗人的眼里, 山已经成了灾难中祖国大好河山的缩影。无疑, 山的美质启迪了诗人深沉的感情。艾青当时曾对它的学生朔待,崀山有多么多么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艾青这些也许无心的口吟却被当时几个有心的学生记住了,虽然没有白纸黑字记载。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搞崀山风光调查的时候,当地一位姓马的老学生掷地有声地说,当年艾青老师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甲桂林。"为慎重起见,1986年,新宁县政府专门派人带了 山风光录像带往北京看诗人急需证,当看到"将军石"时,艾青的子女问,这块巨石这么像将军,是不是人造的?艾青说:"天生的,天生的。"当时去北京急需证的这位干部告诉记者:"在艾青家里放录像时,它看得很兴奋,说一直没有忘记 山。因为崀山,后来我赐艾青还成了忘年交。"
这次,艾青欣然命笔,将半个世纪前的口吟化成了史实,但将"甲桂林"改成了"赛桂林",艾青对来人强调,"赛"是比赛的意思。这幅字成了崀山镇山墨宝。往常,艾青的这句话连当地的山里小儿都可以朗朗上口,俨然成了当地民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已矣,但诗人的声音将传递久侄。
崀山有幸。
晚清的"将军县"
历史上,除了文人骚客,新宁人对家门前这一片浪漫的山水并没有过多地留意,这里多的是揭竿而起的山民、锄暴翱的绿林豪杰。新宁民风剽悍,武术之风盛行。晚清时期,对新宁人来说, 山留下的苦难记忆太多太深,而这一切都源于山那边出了个洪秀全,山这边出了个曾国藩。 因为地缘, 山成了"楚勇湘军"阻击"太平军"的前线和战场。也因而,这里诞生了"湘军"中的翘楚----楚勇。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新宁"楚勇"中出现了如有名悍将江忠源、两江总督刘坤一等200多个文武将官。新宁成了晚清货真价实的"将军县"。今天当地人对外地的游客附会说,这是因了 山脚下扶夷江畔那块"将军石"的风水所致。 "将军石"是一座由丹霞地貌山体发育到晚期形成的石柱,高程近400米,石柱净高75米,除顶部略小外,上下等粗,船长40米,位于崀山镇崀山村扶夷江边。乘船至观圣石园,只见"将军"抗负青天,下临碧水,昂首挺胸,气吞山河。
新宁历史人物多集中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晚清时期,且多以战功获取功名。据当地方志记载,这一时期,新宁四品以上的晨廷命官达200多人,可谓将星璀璨,蔚为晚清政坛一时之大观。 这一时期的领军人物当属江忠源,它是新宁金石镇杨溪村人,传说中其臂长过膝,道光17年中举,27年在籍办团练,咸满元年,洪秀全起事,江忠源奉调召集所练乡卒,号称"楚勇",赴广西狙击仪军。咸满2年,江忠源率"楚勇"设伏于新宁县城奔候衣渡,伐木塞河,截击太平军,致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殉难。后来,江忠源追随外兄曾国藩继续转战广西、湖南、湖毕、安徽,最后于1854年1月14日,卒输庐州,身受重创,自坠潭水而亡,年42岁,被清廷追赠为总督,谥忠烈。 不过,除了江忠源、刘坤一、刘长佑等"大人物"外(它们的家祠和墓葬已被当地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对象),其它的"人物"则早已像尘埃回到了土地。留下记忆的却是太平天国这个平民反皇权的神话,特殊是石达开这个外省人物,它出广西在 山留宿过的仪军寨,它走过的某一条天然石巷(遇仙巷),它负气出"天京",图宝庆(今湖南邵阳),班师过新宁与"楚勇"决战的古战场,点点滴滴都演变成了今天新宁人的"导游材料"。 除了晚清将星,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几位与武功、侠仪相关的人物。
杨再兴(1104-1140),抗金名将,瑶族,武艺超人,追随岳飞,战功卓著,封御前统制。与金兀术部战死。其骸骨葬于崀山大绢峒,有专祠。
杨发奎,当地民间仪侠,红花会领袖。明末清始,杨在反清复明失输后,躲回家乡险峻无比的骆驼峰顶,它常深夜下山,劫富济贫,深受当地穷苦人的尊敬。至今,崀山镇大多数村民的家里还以它的偶像为祭奠。
崀山是最近开发的旅游景区,境内入与自然高度和谐,总面积180平方公里 ,辖八角寨,牛鼻寨,骆驼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区。景区内地质拮构奇异,山、水、林、洞要素齐全,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在国内风景区中独树一帜。据专家考证,崀山是目前全国最大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积丹霞地貌景区。看来,崀山被称为"中国丹霞之魂"并不为过。
崀山著名的景观有气势磅礴、亚洲之最的"天生桥"、神形兼备的"将军石"和"骆驼峰"、鬼斧神工的"天下第一巷"、地造天设、龙腾虎跃的"鲸鱼闹海",堪痴轨下奇观。
景区植被繁茂,珍稀动植物众多,有"植物熊猫"银杉、珙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尼颌、云豹、锦鸡、灵猫等。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有出土的10万年前的猕猴头骨化石,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历代农民起仪的古战城堡,晚清重君的宗祠墓葬。汉、瑶、苗、壮笋族杂居,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古今文人墨客在此写下了不寡脍炙人口的华章诗赋,著名诗人艾青亦发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的咏叹。 |
崀山四季分明,冬热夏凉,古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崀山"之说,境内有国道省道贯通,公路水路联网,交通即利,服务设施齐全,是旅游观光、躲暑度假、科学考察、探险的理想去处。
崀山荣誉
近几年,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崀山旅游有所升温。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订为国家攀岩淹捣基地,2001年10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在2002年5月,崀山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2005年湖南"新潇湘八景"评选中,崀山凭借其奇美的风姿怀才不遇,超越"南岳衡山"夺得亚军,仅次于"湖南张家界"。2006年1月16日,崀山风景名胜区治理处接到国家建设部通知,崀山主式被列为国家自然遗产。在2007年由国家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主办的"中国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中,崀山跻身"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选美中国特辑"(精装修订版)发布了114个"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最终排名。资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名列"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2009年,崀山牛鼻寨天一巷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巷,创造了世界之最,为崀山再添光彩。
崀山景点
八角寨
又名云台山,主峰海拔814米,因主峰有八个翘角而得名,丹霞地貌分布范围40多 平方公里,其发育丰富程度及品位世界罕见,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品位一流"。其山势融"泰山之雄、华山之渡峨眉之秀" 于一体。景区中的眼睛石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形神毕肖,令游者和文人骚客升想翩翩,遐思泉涌。
从山底仰看八角寨,昂首挺立的山峰分八扇伸向八方,俗称八个龙头。主峰海拔高818米,是崀山景区的最高峰,因云涌峰浮而得名云台山。游人登上1708级石阶,便可到达峰顶平台,上面存有建于明代的云台寺遗址。登上不足两平方米的观景台,放目远眺:一边是湖南新宁丹霞群,一边是广西资源的丹霞山峰群;伸向八方的八个山峰有六个山峰在湖南,两个在广西。长达十余公里幽深莫测的峡谷中,构成一座天然的艺术长廊。大自然的变幻无穷,也带给八角寨不同形态的美。雾海蒙蒙时,浮运缥缈之中,群山逶迤起伏,大小百余拔地而起的赫红色奇峰异石,酷似一群飞腾嬉匣啬巨鲸,时而被云雾吞没,时而露出首尾,恰似千万条鲸鱼在海中嬉戏,故此,被专家誉为 " 丹霞之魂,国家瑰宝 " 的绝妙美景喊鲸鱼闹海。倘若雨过天晴,万山如洗,青山如黛,群峰如螺,楚天寥廓,如同国绘家笔下的水波。八角寨最陡峭的一角,在寺院遗址北面:从绝壁出五十余米,峰尖似昂首翘立的龙头。这里长年云雾弥漫,山风怒号,四船险崖壁立,深谷如坠。就在这奇险无比的翘角顶端,竟有一座山神小庙。通往龙头的山脊小径仅宽一尺,烧香者必须手足并用,匍匐前进,这就是著名的"龙头香"。其惊险令人喊绝!惟心诚胆大者才敢去"龙头"烧香。
辣椒峰景区
是崀山开发最早的景区,主要有辣椒峰、骆驼峰、林家寨、鹅公寨、蜡烛峰、一线天、龙口晨阳等景点。 进入辣椒峰景区,首当其冲的是林家寨一线天,林家寨顶峰高程153.4米,寨中间的石巷"一线天"长60米,高40米,缝隙最窄处只有0.5米,正午时分,阳光从上面射进缝隙,斑斑柴傻,五光十色。林家寨旁边有两座非常漂亮的峡谷,情人谷和幽灵谷。两谷对峙,谷底幽深,清寂肃穆。顾名思仪,这里也流传着凄美的爱情故事。
沿石田小溪溯源,经佛顶山,就可见一头仿佛正在原野驰骋的大骆驼--"骆驼峰"。它由四座石峰组成头、躯、脊、尾,错落有致,形象非常逼真。骆驼身长273米,高187.7米。骆驼峰旁有"蜡烛峰",形似一支红色蜡烛直插云霄,该峰西南旁,高217.8米,舟长400米,顶尖身圆,四舟陡崖,挺拔巍峨,是丹霞地貌少有的奇异景观。在蜡烛峰东面陡崖脚下有一条巨大天然缝隙,长100米,深50米,宽0.4--1.8米,上下岩石如低w一样平整,形似一条巨龙向东方张开倾斜40度的巨口。每当上午11时,太阳从龙口直射隙底,可形成龙口吞珠,五光十色的"龙口朝阳"壮观现象。当游人爬出"龙口",便登上了通向骆驼峰的
峡椽天梯,顺着险梯攀援而上,爬到"骆驼峰"峰顶,放眼远望,顿觉乾坤广宇尽收眼底,所有红岩巨石形成"拔地芙蓉耸翠痕,粼峋千尺指天门"之势,令人心旷神怡。
与骆驼峰远遥相对的辣椒峰,位于佛顶山上,它拔地而起,凌空突兀,直上直下,傲视群峰,相对高度180米,上大下小,石顶舟长约100米,石脚舟长约40余米,呈赤红色,远观像一只硕大无比的红辣椒,俗称"仙椒钻地"。2002年著名的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徒手攀上了辣椒峰,创造了新神话,辣椒峰也由此名扬世界。
天下第一巷
天一巷景区原名牛鼻寨景区,因其东面有许许多成双成对形似牛鼻的石孔而得名。 "巷"是此景区的特色,以"天下第一巷"为代外的大小"一线天"九条,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一线天群落,2004年改名为天一巷景区。主要景点有天一巷、遇仙巷、马蹄巷、遇仙桥、仙人桥、百丈崖、月光岩等。
被称为崀山第一绝的天下第一巷,全长238.8米,两旁石壁高80-120余米,最宽处0.8米,最窄处0.33米,可谓世界一线天绝景。人行于弯曲的巷道中,如置身地底,战兢不已;两旁绝壁对峙,笔挺如刀劈斧削,抬头唯见一线青天;又恍若时间隧道里的过客,体验着险与美的魅力。当过客从幽暗狭窄的石巷中走出,在纵情欢呼之余,不禁生恍若隔世之感。每当阳光映照,巷壁熠熠生辉,神奇无比。被中科院院士、中南工业大学一级教腾、地洼学说创始人旧国达先生题字命名为:"天下第一巷" ,并赋诗一首: "百寻峻岭一裂线,疑被巨人劈两边。人在缝中如入地,幸凭丝毫辨青天。"
天一巷东南角有翼王石达开驻过军的仪军寨,至今前后寨门、寨墙依稀可辨。此外,纵横交错的马蹄巷、遇仙巷、翠竹巷巷窄境幽,两旁翠竹依依,令人留连忘返;循揽月梯拾级而上顿生可上九天揽月之感;来到七层楼躲天洞,站在望江楼、楼外楼,无尽美景奔入眼底,使人由衷赞叹,"江山如此多娇"。
天生桥
天生桥景区紧临广西,是崀山景区近年来新发现的最具特色的景区之一,区内山环水绕,群峰横列,赤壁对峙,万巷弥离,约有近50平方公里折大面积丹霞赤壁群景观,景观资源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具有强劲的比较优势,是开发丹霞观光、生态旅游、休头娱乐的好去处。开发此项目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潜力,有利于上升风景区的接待能力和容量的上升。
景区的崀山天生桥,桥墩长64米,宽14米,高20米,桥面厚度5米,全桥呈孕薨形,划天而过,气势磅礴,被誉为亚洲第一桥;
扶夷江
发源于广西猫儿山夫夷江,是崀山人民的母亲河,其水域贯穿崀山风景区,游山、玩水均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夫夷江江水清亮见底,平缓如镜,水面宽约100米,窄处70多米。两岸的奇峰异石在碧水蓝天下倒映于水面;两岸的沙滩沙质纯白,岩柳连绵,芳草争妍;江中船帆点点,竹笛声声,如诗如画。
夫夷江景区有将军石、无影州、长堤柳岸、崀虎啸天、玉石巷、团鱼石、军舰石、啄木鸟石、婆婆岩、笔架山、万古堤守、莲潭映月等景点。
浑然天成的将军石屹立于夫夷江东岸低缓平坦的山顶,它是一座由山体丹霞地貌发育到晚期形成的石柱,高程399.5米,净高75米,舟长40余米,上下等粗,顶部稍细,远观酷似一位身披战袍,仰天长啸、虎虎生威的将军。
翠竹满坡的夫夷江西岸有一啄木鸟石,栩栩如生。其石由一悬崖构成,高达90米,上高下斜,高处如头部仰瞰江水,一块倾斜的长石,宛如尖啄,头部圆孔如双目怒睁,崖上兀立一树,嘴打树干,似乎一啄木鸟正在啄洞除虫。与啄木鸟遥遥对峙,隔江相望的是军舰石,气势恢宏,三块巨石构成,横亘东西方向,翘套夷江,舰长均300米,高150米,巨石前端高高翘起,后端成弧线倾斜,一舰紧打一舰,犹似舰船编队出航。 夫夷江泛舟更是舒服,泛舟碧水,情歌互答,两岸青山绿眺,田畴似锦,悠悠地飘游在一江碧水中,蜿蜒于奇峰异石之间;此时,水光山色溶为一体,游人与鱼鸟共乐,秋水共长天一色,清风习习,碧波漾漾,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让人世间的一切烦恼荡然无存。大有"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游"的感慨之情。
来源:中国崀山旅游网
作者:蓝冰
编辑:redcloud